中國古典家具的歷史源遠流長,發展到明清兩代,其樣式之豐富與制作之精好,可以說是古典時代的空前絕后。其中,明式家具小巧精致,裝飾圖案多為局部的鏤雕或浮雕,以襯托出醒目的造型;清式家具奢華大氣,大面積雕刻富麗繁瑣,流麗至極。而究其裝飾紋樣的構成形式,則獨具特色,絕非單一格式。盡管圖案構成的表現手法豐富多樣,但其紋樣所呈現出的特點依然是有規律可循的,如統一與變化、對稱與平衡、節奏與韻律、具象與抽象等等,它們通過細致的搭配、精細的布局,使明清家具的整體裝飾疏密得當、錯落有致,體現出和諧的形式美感。
統一與變化
統一與變化是形式美法則的集大成者,其他法則都圍繞其產生,它是形式美法則的核心與根本。若只談統一而無變化,圖案便會流于單調、呆板、平淡與乏味,因而蒼白無力;反之,若僅有變化而無統一,則會使紋樣零散雜亂,顯得瑣碎而無法集中。因此,裝飾圖案只有既保持主題鮮明,又富于變化,這樣才能在完整統一的同時又顯現鮮活生動,從而充滿靈氣。
明清家具的裝飾圖案無疑很好地遵循了這一原則,如這幅木胎黑漆描金有束腰帶托泥大寶座上的海水云龍圖。龍,是炎黃子孫的圖騰,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其形有九似:頭似牛,角似鹿,眼似蝦,耳似象,項似蛇,腹似蛇,鱗似魚,爪似鳳,掌似虎。在這幅圖中,朵云紋以及海水紋是變化,而龍紋則是統一。龍起于海水,帶著滿身的煙云水汽,翱翔于九天之上,卷起漫天風云,將一切元素統一于龍騰盛世,四海升平的主題之中,體現出皇室的權威與尊嚴。而這件紫檀夾頭榫雕花小平頭案則突出了云紋:牙子是云頭,牙子上的起地浮雕圖案是云紋,案子腿足中部起鼓,兩個相對的分別向上向下翻出“兩柱香”線腳依然是云紋,整件家具的裝飾圖案借助于強調這一元素完成了統一。在此前提下,裝飾紋樣還強調了細節的對比變化:云頭牙子曲線舒緩流暢、翻轉自然、造型極其動人,細部的浮雕圖案古雅,繁而不俗,從而激活了整體裝飾的內在活力,真正做到了“盡精微,至廣大”。
對稱與平衡
世上最原始古老,同時也是最簡單穩妥的表現手法大概就是對稱,人本身就是對稱美的典范。在明清家具中,對稱這種審美形式被廣泛地運用于各個層面,對稱性的裝飾圖案在明清家具中比比皆是,上下或左右結構對稱的圖案,形成了一種穩定的內在力量,給人以安定、穩妥、舒適的感受。
平衡較對稱則有所差別:平衡是利用視覺量的心理平衡原理,使畫面在對比變化中求得平衡。也就是說,雖然平衡圖案在中軸線兩邊的量、形、距等要素是不相等的,但人們從中得到的心理感受是相等的,因此平衡相較于對稱,其在構圖上是要冒些許風險的。
對稱性圖案在明清家具裝飾圖案中是很常見的,如紫檀有束腰鼓腿彭牙炕桌,牙子上的鏟地浮雕西番蓮紋就是典型的對稱圖案。它采取左右對稱的結構形式,兩邊的圖案完全一致,曲線悠揚婉轉,在空間上形成了有序和諧的美感。當然,對稱作為一種普遍的規律性,并不是要求裝飾圖案各個成分都要完全一致,整齊劃一,這樣未免過于簡單。
因此,這件填漆戧金龍戲珠紋十屜柜上的龍戲珠紋雖然也是左右對稱的圖案,但它的對稱性體現在整體構圖上。主體兩邊的龍紋、朵云紋以及海水江崖紋數量相同,面積一致,龍的動態,云的流向以及海水的趨勢均向中心靠攏。因此也體現出對稱感,但仔細觀察又存在差異,圖案元素大致相同,細節卻各具特點。這是一種結構上的對稱,各個元素之間存在某種關聯,并且互相呼應,表現出秩序、協調的對稱美。